【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徐州睢宁:“大棚经济”成为农民就业增收“新引擎”
战网防沉迷,欧洲杯冠军2016,远东证券大智慧
连日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冷风萧瑟,寒气逼人,地里的庄稼虽然早已尽数归,但睢宁县各地的温室大棚里却是暖意融融,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王集镇鲁庙村的周维克,变农闲为农忙,正四处找工人摘辣椒。周维克告诉记者,他在鲁庙村北部承包了10个联排大棚,全部种植了辣椒,想趁着最近行情好多摘些销售出去,让今年的腰包更鼓一些。
徐州睢宁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引领农民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随着日光节能温室、大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棚”蔬菜、瓜果、花卉已成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的“新引擎”。
果蔬大棚种出“好生活”
双沟镇陈王村农户周艳云是设施大棚种植户之一,她家种植了两个大棚的番茄。“现在番茄行情还不错,在村口交易市场就能直接出售,一个棚的番茄两三天就销售一空。”周艳云说。
陈王村村民江月红不仅自己种植大棚番茄,还在陈王大棚蔬菜交易市场摆摊设点收购番茄。“我们这里的番茄都采用蜜蜂授粉,属于无公害农产品,红彤彤的,又沙又甜。”江月红边说边掰开一个给记者展示。
“陈王村是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这里的收购商都来自徐州周边地区,我们现在每天日交易量是3万至5万公斤蔬菜,除了在徐州销售,还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地。”陈王大棚蔬菜交易市场负责人杨志介绍。
香菇棚里种出“好日子”
沿着凌埠路往东进入到凌城镇沙庄村范围内,60个香菇生产大棚整齐有序排列在凌埠路两侧。这是由徐州双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经营的占地近70亩的香菇扶贫产业园。
“我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承包了2个香菇大棚,平时该忙的时候忙,不忙的时候过来看看,这边有工作人员帮忙照看香菇,自己很省心。”正在拆解菌棒的沙庄村沙明启说。
据了解,沙庄香菇尚未销售,便有来自上海、安徽、宿迁等地客商的咨询。“我们的菌种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根据我们的土壤环境提供的,个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口感也更好一些,而且很多香菇都是一年产两季,我们的香菇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沙庄村党总支书记沙兴磊指着眼前的香菇高兴地介绍道。
“多肉”大棚催开“致富花”
“这一畦多肉植物栽种的密度还要再密一些,间隔在1.5厘米至2厘米之间……”位于梁集镇睢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多肉植物基地内,卓殊现代农业(江苏)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指导农户张翠华多肉植物的栽植技巧。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多肉基地有2万平方米,共有4个500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每个大棚种植有100畦多肉植物,一畦面积有30平方米,种植有2万株多肉植物。多肉种植是个手工活,也让梁集镇的低收入户和留守妇女们找到了在家门口就能做的工作。
徐州兴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献超告诉记者,为了让多肉种植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新产业,农业公司与卓殊现代农业(江苏)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新建4万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扩大多肉植物的种植规模。
日光智能棚 农民就业增收“新引擎”
陈楼村高效设施蔬菜扶贫产业园是该村上海蔬菜外延基地的组成部分。建有苏式日光智能温室大棚16栋,据村委会主任陈超刚介绍,每栋大棚占地三亩,可利用面积1.8亩。总投资1000万元,农户入园资金10.5万元,搭建平台为:扶贫产业园+农户托管经营+扶贫小额贷款+农户自筹资金;运营模式:村支部+村合作社+低收入户;目标任务: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助力精准扶贫,每亩产量约7500公斤,每亩收益约20000元,带动20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入园参与管理、劳动、增收。
“俺有两个孩子正在读初中,家中缺少劳动力,在这里干活60元一天,还不耽误回家。”在一个番茄大棚内正在劳作的卢修芳喜滋滋地说。
本文地址: http://www.xinggong88.com/meizhuangrihua/655499.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美妆日化]触目惊心!50多厘米钢筋从天而降 直插头颅
- [美妆日化]西城欧式风格装修设计公司
- [美妆日化]钢铁煤炭行业:继续看好高端钢材需求、价格
- [美妆日化]促进本市建筑建材业持续健康发展!市住建委举办第五批建材禁限目录宣贯培训
- [美妆日化]从服务家电升级为服务家庭——海尔智家创物联网时代用户感动服务新模式
- [美妆日化]高速CAN、容错CAN、LIN总线的区别是什么
- [美妆日化]供暖季告别热得流鼻血开窗又喊冷历史
- [美妆日化]物业组装暖气片漏水泡坏房屋物业该担责吗?
- [美妆日化]产业链人:LG化学正在开发电动汽车所用的无模块化电池包
- [美妆日化]【聚焦】一大波政策支持袭来,助力广州定制家居走向世界

